主页 > 工作指导 >
在2020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座谈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0-07-06 17:52来源:九江市科协 作者:admin 点击:

林 彬 杨
(2020年6月4日)
 
各位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召开“科技工作者日”座谈会很有必要,也开的很好,通过座谈会来表彰先进、分析形势、促进发展。自2017年起,将每年的5月30日设立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对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厚爱,旨在激励各行各业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砥砺前行、开拓创新,不断开创科技引领创新发展新局面。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获得表彰的最美科技工作者、最美青年科技工作者、最美科普工作者表示祝贺,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刚才,听了王中美、谭策铭、沈国俊、宋士华、黄千里、叶平等6位代表的发言,发言很好,分享了成功的经验、创新的经历,谈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我深切感受到,虽然大家身处不同岗位,从事不同领域,但你们对科技工作始终抱有相同的热情,把科研当作终身事业,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用一项项科技成果诠释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正是因为有一大批像你们这样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兢兢业业、甘于奉献的优秀科技人才,九江的科技事业才取得了今天的丰硕成果,九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才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全市科技创新实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将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一区一城”和“一县一园”科创平台建设,成功获批国家级创新平台和载体2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510家,入选全省潜在、种子独角兽企业2家,瞪羚和潜在瞪羚企业11家;建成院士工作站40家,总数全省领先;全社会研发投入增幅连续三年在40%以上,占GDP比重1.3%;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加快壮大,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去年,全市GDP突破3100亿元大关,增幅位居沿江同类城市(宜昌、岳阳、芜湖、扬州)第一、全省第二,总量在全国343个城市地区中排位由第94位上升至第79位,一年前移15位,是近年来进位最快的一年。在此过程中,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主动担当作为,勇于探索实践,积极创新创造,为推动新时代九江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发挥专业优势,在临床救治、生产研发、应急科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全市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事关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6月2日下午,总书记又主持召开座谈会,就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维护人民健康,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当前,我市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任务艰巨繁重,需要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主动作为、奋发有为。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勇于担当、接续奋斗,不忘初心、不负韶华,为谱写新时代九江改革发展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借此机会,我对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几点希望。

       第一,要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报国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展现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优秀品质。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忠诚于、服务于党的科技事业。要胸怀“研当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学必以服务人民为荣光”的豪情壮志,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自觉把实现个人理想抱负与国家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把从事科学技术活动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以爱国之志点燃创造激情,把报国之情转化为创造之为。

       第二,要强化担当作为,主动服务发展大局。科学研究的价值,既体现在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也要靠服务发展的实效来检验。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要为疫情防控坚守。虽然我市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效,但这项工作还不能放松,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大规模爆发,尤其是美洲,也出现了新的情况,不能掉以轻心。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内个别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新要求,继续坚守在疫情防控、科研攻关、防疫科普、生产研发第一线,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要为产业发展赋能。抢抓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数字经济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显著特征,要依托“一区一城”、“一县一园”,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全市产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注入强劲动力。比如,市里提出打造石油化工、纺织服装、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钢铁有色、绿色食品、数字经济、航运物流、文化旅游等十大千亿产业,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加强产业链研究,紧盯关键环节,加强科技创新、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助推产业集群发展。要为民生改善助力。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大气、水资源和土壤污染防治、重大疾病防控、中医诊疗等关键技术方面寻求突破,深入开展科技助力脱贫行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第三,要勇攀科技高峰,积极投身创新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欧美对我们科技严格封锁,科技创新尤其是基础研究更重要,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自觉站在创新发展的最前沿,勇于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要多出科技成果。结合各自专业特长和优势,不断向未知领域挺进,全力攻克创新发展科技难题,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九江加快落地转化。要勇于创新创业。科技工作者有专业技术特长,许多人还拥有专利和发明技术,可以说离科技创业最近,也是最有可能创新创业的群体。要把握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创办科技企业,努力在创新创业大潮中大显身手。要锤炼过硬本领。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不断发奋学习,努力掌握本领域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最前沿的动态和趋势。各领域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要甘当人梯;青年科技工作者要虚心好学、勤于实践,力争早日成为术有专攻、业有建树的栋梁之才。

       第四,要积极育才聚才,着力强化人才支撑。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于人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出台了“人才新政30条”,市本级每年安排3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全力招引人才、培育人才、服务人才、激励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仍然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的问题,尤其是高层次的研发人才、高水平的管理人才、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高段位的运作人才十分紧缺。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紧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育才聚才,助力九江打造一流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和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要大力引荐科技人才。充分发挥在信息、资源、人脉等方面的优势,积极牵线搭桥,协助对接更多的科技人才,帮助引荐更多重点产业领域的优秀人才,重点引进一批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的创新创业人才,引导“浔才”回乡创新创业。要大力培育科技人才。充分发挥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高新企业、人力资源产业园等平台作用,加大“四高”人才的培育力度。要善于发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平台,让他们在创新、创造、创业中成长、成才、成功。要大力关爱科技人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政策举措,大力营造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关爱人才的浓厚氛围,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在九江有归属感、有荣誉感、有获得感。

       第五,要坚持科普育人,全面提升科学素质。公民科学素质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自觉把科研与科普较好地结合起来,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工作,积极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助力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立学、立言、立行相统一,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营造良好学术生态,以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全社会。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重视科技工作,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业源泉充分涌流。全市各级科协组织要坚持“四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坚持聚焦靶心、服务中心、凝聚人心,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搭建平台、拓展渠道、创造机会、提供服务,真正把科协建成“科技工作者之家”。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admin)

九江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13改版 备案号:赣ICP备18016914号 2018.12.20前内容
联系地址:九江市八里湖新区八里湖大道166号市民服务中心西楼D626室 邮编:332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