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关于提升县级科协组织力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0-01-10 15:14来源:九江市科协 作者:admin 点击:

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  欧阳长茂
 
       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党的十九大明确的重要任务,是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的再塑造、再锻造,是我们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自身存在的新问题,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自我革命、自我净化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强化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和重大矛盾。作为党员干部,我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用实际行动开拓创新、履职担当,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一、调研基本情况

       近期,根据市科协党组安排,由我和机关党总支专职副书记吕文妍、普及部部长刘显华组成调研组,围绕“深化科协系统改革存在薄弱环节,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缺乏抓手”,分别到武宁县、都昌县、庐山市科协等部分单位进行专题调研。主要目的是深化基层科协改革,增强基层科协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解决基层科协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破解基层科协存在的缺人员、缺组织、缺经费、缺办公场所,切实增强基层科协依靠科技工作者、动员科技工作者、组织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

      我们调研组分别在都昌县、庐山市和武宁县召开了3个座谈会,采取座谈交流的方式,同34位县、乡科协专兼挂职负责人,县级学会、工业园区科协负责人,学校和社区科普负责人以及科技工作者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听取他们对科协工作、科技创新工作、科普工作、科技人才工作以及市科协领导班子的意见建议。我们重点就如何加强基层科协组织建设作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并结合前期工作中了解掌握的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二、目前进展情况

       针对基层科协弱化、虚化、边缘化“三化”现状和缺编制、缺经费、缺办公场所、缺工作人员“四缺”难题,县(市、区)科协负责人普遍感到,基层科协仅靠专职科协干部是难以完成党和政府的重托,难以实现和满足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服务。采用兼职的方式,对科协组织和科协干部建设进行有益尝试,发挥好基层科协兼职副主席的作用,对于破解基层科协薄弱、组织无力显得十分重要。

       为此,2018年以来,13个县(市、区)科协均按照中国科协、省科协和市科协要求,结合科协系统改革,全面开展“3+1”试点工作(3指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即“三长”。1指加强上级科协指导)。13个县区科协均将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试点工作列入科协重点工作,出台《科协提升基层科协组织力“3+1”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召开“3+1”试点工作推进会,进行专题布置。大部分县科协主动向县(市、区)委分管副书记或者组织部长汇报,积极争取县(市、区)委重视“3+1”工作。同时加强沟通,强化市科协指导,注重上下联动,积极把上级科协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引入到基层。发挥县级科协承上启下的关键枢纽作用,推动包括县级学会,乡镇(街道)科协、村(社区)科协、农技协、企业(园区)科协、高校科协等基层组织的全面改革创新,形成整体格局和系统效应。

       两年来,各县(市、区)科协结合实际,大胆探索,主要采取三种吸纳方式,吸纳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等科技工作者进入县乡科协领导班子。即:正在换届的通过大会选举吸纳,如都昌县科协、武宁县科协、瑞昌市科协、柴桑区科协;刚刚换届的召开常委会补充吸纳,如德安县科协、共青城市科协、濂溪区科协;届中的则通过召开委员会增补修水县科协、永修县科协。吸纳前先由乡镇党委确定人选,吸纳后一律报乡镇党委备案。大部分县建立督查制度,由县科协领导带队,相关部门配合,到乡镇进行督查。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三长”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列入对乡镇的年度考核,推动工作落实。截止2019年10底,实现9个县(市、区)和167个乡镇 “三长”关键人物全吸纳,有效激发基层组织活力。支持引导以“三长”为代表的“关键人物”在县乡镇科协组织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探索形成新时代基层科协有效联系服务团结引领卫生、教育、农业等各领域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经验模式,在科协系统掀起加强基层科协建设的热潮,切实增强基层科协依靠科技工作者、动员科技工作者、组织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9个县(市、区)科协用改革的方法激发活力、用创新的思路打开局面、用开放的胸襟集聚资源,坚持外向拓展、纵横融合、网络活跃“三维聚力”,把工作对象转变为工作力量,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通过抓牢用好“三长”,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不断扩大基层科协有效覆盖,提升凝聚力和影响力,努力在党委政府工作格局中展现科协组织新作为。以“三长”为引领重塑工作格局,提升基层科协影响力。找准基层科协的职责定位和使命目标,自觉融入县级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团结引领以“三长”为代表的各领域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带动卫生、教育、农业等各领域资源向农村社区倾斜,向基层一线倾斜,为基层群众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推动“四服务”职责定位和“智库、学术、科普”三轮驱动工作机制落地生效,形成与新时代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协工作新格局。

       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网上科协建设,推动线上服务平台和线下服务阵地有效对接,实现线上组织和线下组织协同发展。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基层科协组织结构松散,凝聚力不强

       一是县、乡科协联系不紧密。县、乡科协之间都以虚线相连,关系不够紧密,既无财(经费)上的联系,也无人(人事)上的联系,造成了科协工作上下级之间压力不够,权威不足。二是科协与学会联系不紧密。科协与学会名义上是上下级,而实际上学会行政登记主管为民政局、业务主管在各局,人、财、物和科协全无关系。三是科协和科技工作者联系不紧密。科技工作者一些基本需求如评职称、申请科研项目、发表学术 论文,科协都不能给予必要的帮助。当科技工作者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维权”不得力,“呼声”呼不灵。很少有科技工作者与科协主动联系,更谈不上有“家”的感觉。“家”没有真正建起来。

       (二)科普经费不足,工作手段单一  

       近年来,县级科协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科普经费有了较快增长,但相对于经济发展速度和其它部门经费的增长速度却略显滞后。2018年,5个县人均科普经费在0.3元以下,离上级人均科普经费2020年达到1元要求相距甚远。全市没有一个县级科技馆,也没有固定的科普场所,导致科普工作手段单一、覆盖面窄。每年开展的送科技下乡活动流于形式,大部分延用多年来的摆摊设点方式,已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人员构成较弱,工作动力不足

       一是人员编制数量偏少。从我市县级科协情况来看,县科协编制普遍3-6个,受机构改革和领导切线影响,大部分县科协实际在岗人员只有2-4人,个别县科协甚至只有1个人单打独斗。同时,老中青搭配不合理。二是人员素质较弱。 部分县委甚至把科协作为干部安置的渠道,安排到科协工作的人,年纪较大的来养老,年纪轻的来过渡。事业守成有余,开拓不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部分县科协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与之相适应的配套制度、措施,工作基本处于“上级安排什么,就干什么”“想起什么,就干什么”的状况,难以形成特色、形成合力,难以扩大影响。

        (四)乡镇科协虚化,作用发挥不明显

       一是没有专职工作人员。全市212个乡镇科协中没有配备专职科协工作人员,均由乡镇干部兼任,工作热情不高。二是没有经费保障。乡镇科协没有专项工作经费,主要依靠科协同志自身的人际关系和影响力,发挥科协的组织、协调作用来开展科普工作。三是科协干部业务不熟。在乡镇科协组织中,真正懂业务人不多。由于经费、时间等原因,没有学习培训的机会,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五)县级学会组织焕散,工作处于停滞

       一是学会组织管理松散。科协与学会之间是业务指导关系,但学会的人财物均由挂靠单位提供,挂靠单位的重视对学会的工作开展至关重要。少数挂靠单位领导对学会工作重视不够、支持不力。认为业务单位、技术部门搞好本职工作就行了,学会组织可有可无。导致一些学会组织机构不完善、制度建设不健全、班子配备不齐不力、工作经费短缺、活动开展不够正常。同时,学会理事长、秘书长等兼职人员调动频繁,变动较大,再加上没有及时换届,致使一些学会组织管理松散,处于无人抓、无人管的瘫痪状态。有的学会组织几乎是名存实亡,缺乏应有的活力。二是学会活动吸引力不够。由于部分挂靠单位业务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同时受体制、经费、人员等因素的影响,学会理事长、秘书长没有认真地研究业务工作与科普工作、学术交流工作的紧密结合,致使一些学会组织很少单独开展学术活动。有的学会每年开展一两次学术活动,其内容形式比较简单,学术深度广度缺乏应有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导致科技人员参与学会的积极性不高,学会的凝聚力减弱。

       四、产生问题的根源

       作为分管负责人,能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回避矛盾、不躲避责任,客观上想抓好基层科协组织建设,主观上效果不好,对照上级要求和基层期望仍存有一定差距。主要责任在我。一是责任担当不够。抓科协系统改革和科协基层组织建设,习惯安于现状、按部就班,主动作为意识不强,存在慢落实、软落实现象,不敢“涉深水、破坚冰、啃硬骨头”。工作上锐气、劲头有所减弱,面临复杂问题和矛盾时,攻坚克难的激情和“钉钉子”的精神有所缺乏,对于部分县科协工作推进慢,没有主动帮助想办法,解决问题。二是工作标准不高。基层科协组织建设,满足于配齐专兼职领导班子,忽视了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新常态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基层科协工作,主动研究不够,措施办法不多,凡事等着上级出政策,领导出办法,部门出主意,有时把工作推进慢、任务不落实,归咎于外部因素,不能从自身找原因,指导工作时出现了“本领恐慌”,充分调动基层科协专兼挂人员工作积极性缺乏有效措施。三是深入基层调研不够。到基层调研科协组织建设工作看的多,指导少,出主意、教方法少,与基层联系还不够深、不够实。真正沉下心来到基层解决突出问题的情况不多,发现问题不准,致使工作效果不够理想,对基层反映的一些问题,了解面上情况多,因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没有掌握第一手资料,现场解决问题较少。

       五、思考与对策

       今后要增强担当履职意识,属于分管的工作,责无旁贷,坚持到位不越位、牵头不包办、督促不代替,说办就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决不推诿扯皮,决不消极怠工。突出履职重点,牢记党员的身份,时刻严格高标准对照党章,把为党工作作为第一职责,增强责任意识,树立担当精神,始终做到为组织分忧、为单位尽责、为人民奉献。牢记领导干部的身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坚定一张蓝图绘到底、集中精力抓落实的决心,真正把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做好。牢记从群众中来的身份,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干工作前问一问是不是群众所盼、群众所愿,做决策前看一看是不是站在人民立场、从群众利益出发,始终做到坚持群众利益至上,推动科协事业发展。

       根据上级科协要求,结合市科协改革部署,认真推进“3+1”试点工作,接长手臂、形成外链条,发挥好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以下简称“三长”)等“关键人物”的作用,引领带动广大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进入科协组织、参与科协工作,充实队伍力量,提升工作影响,释放组织活力,强化服务实效。

       (一)强化基础,全面吸纳“三长”

       以“三长”为纽带扩充骨干队伍,提升基层科协凝聚力。坚持延长工作手臂,汇聚社会力量,充分吸纳以“三长”为代表的“关键人物”进入市县乡镇科协领导机构,力争2019年底,实现市、县(市、区)和乡镇 “三长”关键人物全吸纳,有效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发挥“三长”联系面广、动员力强的作用,把更多热爱科协事业,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组织活动能力、群众工作经验的同志充实到科协队伍中,夯实基层科协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一是县级层面注重吸纳医院院长、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等进入科协领导机构兼职挂职,通过“三长”进一步带动卫生、教育、农业等各领域科技工作者担任县级科协代表、委员、常委等。二是乡镇(街道)层面注重吸纳乡镇卫生院院长、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学校校长、农技站站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社会服务中心主任等担任乡镇(街道)科协兼职挂职副主席。三是村(社区)级层面注重吸纳村卫生室主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小学校长、大学生村官、科普示范户、种养殖大户、“土专家”、“田秀才”等进入科协工作队伍。

       (二)强化服务,全面发挥“三长”作用

        1、借助院长资源提升健康水平。发挥医院院长团结引领作用,发挥卫生系统科技工作者作用。加大与县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力度,以县级医学会、科普公益组织为载体,建立医院院长牵头、医技人员广泛参与的医疗队伍,深入社区、农村、学校、企业,举办健康讲堂、专业咨询、健康义诊、防癌体检、公益募集等宣传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借助校长资源服务创新驱动。以校长为“智囊”,引高端智力建言献策。发挥市域高校和中小学校校长的智囊作用,积极建言献策,有效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以校长为“桥梁”,将科普大篷车、航模表演、科普秀等优质资源引入学校,举办中小学生科技节、机器人大赛、科技创新大赛,为青少年科技教育注入全新动能。

        3、借助站长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依托农技站站长、农技协联合会会长、农业合作社社长,广泛组织乡村各行业专业人才,深入田间地头,带知识上山、下乡、入户,实现“农民带着农民干、农民干给农民看”。

        (三)强化保障,全面完善制度

       1、加强制度建设。一是“三长”作用平台建设制度。在学术研究、业务提升、活动项目等方面给予“三长”更多支持,为“三长”发挥作用提供渠道、搭建平台。二是学习培训考察制度。定期举办培训活动,带领“三长”外出考察,学习取经、拓展视野。三是专项经费预算安排制度。推动各级科协将“三长”从事科协工作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三长”建设提供经费保障。在形成完善的“三长”体制机制架构后,积极探索“三长”作用发挥的长效机制,发动“三长”深入基层领办实事、破解难题,逐步走出一条“三长”项目领衔制的具体路径。

       2、开展“三长”项目“十百”计划。筛选一批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项目,由基层“三长”带头领办,并在其中评选100个示范“三长”项目,其中市级“三长”示范项目10个,13个县(市、区)示范“三长”项目各5-10个。各地“三长”发挥带头表率和示范引领作用,凭能力认领项目,助推乡村振兴。

       3、建立“三长”科普讲师团。吸收“三长”组建市、县科普讲师团,制定科普讲师团巡回演讲服务菜单,深入社区、农村、机关、企业、学校,开展科普宣教、科技教育、专业咨询、健康义诊、科技帮扶、技术培训,确保每个村(社区)、学校、企业每年由科协牵头开展科普活动1次以上,实现科普活动百姓点单、科协买单。

       4、搭建“三长”联系交流平台。创建“智慧科协”APP,建立“三长”联系交流平台,丰富线上活动,实现快捷联系、高效服务。将全市“三长”实名注册到“智慧科协”APP,组织会议培训、交流互动等,增强对科协的认同感,调动“三长”资源广泛开展科普活动。举办“三长”培训班,提高业务能力。

       5、开展优秀“三长”评选宣传活动。每年评选一定数量的优秀三长,通过九江电视台、九江日报、浔阳晚报、九江科协网、科普九江等媒体广泛宣传。以“三长”杰出代表,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健康九江,真正接长手臂、形成链条,激发基层“三长”活力。

       作为市科协的领导班子成员,一直深知责任之重大,也一直思考科协事业创新发展,但是从基层科协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来看,思想意识层面还是有原因的,特别是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排除万难为人民干事创业的奉献精神、担当精神上还有所欠缺,面对发展扑下身子不够,面对机遇放开手脚不够,面对困难咬牙坚持不够,没有始终做到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自己是从农村家庭出来的孩子,自认为对民心民情、民意民需是深刻理解的。但是随着工作职务的变化,距离群众越来越远,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上有所松懈了。工作标准变了,“领导满不满意”考虑的多了,“群众满不满意”考虑的少了。归根结底,在自觉增强宗旨意识方面出了偏差,是宗旨意识树立得不牢。

(责任编辑:admin)

九江市科学技术协会 版权所有 2013改版 备案号:赣ICP备18016914号 2018.12.20前内容
联系地址:九江市八里湖新区八里湖大道166号市民服务中心西楼D626室 邮编:332099